欢迎访问大连热线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时政新闻 汽车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八卦新闻 追星新闻
狗仔新闻 红人新闻
综艺新闻 时尚女性
移动互联 IT数码
智能家电 新机导购
热点测评 奇闻趣事
易眼看房 楼盘评估
楼盘探索 新楼动态
名人风采 数据调查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房产 > 易眼看房 >

房地产业开辟发展新路径

时间: 2020-03-02 16:25 作者: 来源:

场景变化

2月2日,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完工交付;2月8日,总建筑面积7.99万平方米、可提供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

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集结在武汉的建筑工人,仅用了10天就分别建起两座新的收治医院。在这场与生死较量、与病毒赛跑的战役中,装配式建筑不仅一战成名,而且借助全国急剧增长的小汤山模式医院建设需求,迅速带动了这类新型建筑模式和材料的井喷。

装配式建筑,专指先在工厂预制构件,然后再运送到工地组装成整体的一种现代化建筑。与传统的建造方式相比,这类新的建筑方式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施工高效等诸多优势,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引起国内重视。不过,每平方米高出300元到500元的建造成本,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导致装配式建筑在国内一直未能很好地推广。直到2017年3月,住建部正式发文要求,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15%以上,由此才推动装配式建筑进入发展快车道。

依托快速发展的房地产业,万科、碧桂园和保利等龙头企业,近年纷纷加快对这一新业态的抢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显然让更多企业看到了绿色建筑给这个行业带来的机遇。

●南方日报记者 冯善书 葛政涵

挑战与机遇

门店停业销售下跌、劳力不足开工困难、原料涨价资金短缺……2020年的房地产企业,由于一场始料不及的抗疫大战而变得空前紧张。

“由于交易链长,上下游牵涉行业众多,就业总量庞大,房地产已成为受疫情影响程度最深的行业之一。”连日来,一些研究机构和行业组织纷纷就疫情发表对房地产行业的预判。南方日报记者2月19日获悉,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有关政府主管部门,近日已召集部分龙头企业召开专题会议,就如何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商讨对策。

面对疫情的正面冲击,尽管有业内人士认为,楼市在一二季度的交易受阻已在所难免。然而,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广东省地产商会、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等有关机构专家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仍表示,疫情对楼市中长期需求及房价的影响有限。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疫情防控压力的持续加大,社会对绿色、健康、智慧的居住需求也变得空前迫切,从而为行业带来一些新的发展机遇。

智慧社区

推动房企向生活服务商转型

自动热成像体温检测与车辆识别、智能监测和快速筛查可疑人员、智能生活应用和线上免费问诊、保洁定位快速筛选未消毒区域……

近日,随着返工潮的到来,以社区、小区为主要单位的城市防疫战进入关键期。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万科物业、碧桂园生活、雅生活服务、时代邻里和美的物业等一批广东知名品牌物业管理企业,纷纷将近年在建设智慧社区过程中“练成”的大量智能手段和黑科技产品应用到社区防疫中,在人员监测、车辆管控、保洁消毒、社区服务等方面大显身手。

广东是全国最早引入市场化物业管理服务的省区,基层社区多由物管企业管理。基层社区被视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压力最大的防线之一。

一家大型房企的匿名高管对南方日报记者坦言,随着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与推进,智慧社区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基础单位,其实早在多年前已吸引大批知名房地产商入局探索,由此也推动着五花八门的智慧社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

智慧社区其实是指通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各种智能技术和方式,整合社区现有的各类服务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政务、商务、娱乐、教育、医护及生活互助等多种便捷服务的模式。在这次抗疫大战中,万科物业的智能社区数字化运营平台,雅生活服务的超级云等,因出色表现而受到关注。

有业内人士预测,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脚步加快,人们对智慧生活的向往将日趋迫切,从而推动着房企从单纯的地产投资开发商逐步向生活服务商转型。

绿色建筑

万亿级市场风口正敞开

仅用10天时间,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便先后拔地而起。记者了解到,近期各地借鉴小汤山模式临时加建的一批防疫医院,不仅采用装配式的新型建筑方式建造,而且在病房中采用了大量新型可周转材料,不仅拼装速度快,而且保温隔热效果良好。

由于效率高、成本低、污染少,装配式建筑也被业内专家称为绿色建筑。根据预测,未来5-10年,装配式装修或将成为明日医院建筑装修的主流模式。

事实上,在我国的建筑领域,绿色、健康、智慧早已成为新时代人居标准,而装配式建筑,亦远非只应用在小汤山模式的医院建设上。由于综合成本高,装配式建筑在引入国内初期,只能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中推广较快。然而,在本次疫情发生前,国内的万科、碧桂园、保利等龙头房地产开发企业,已经展开了对保障房和商品住房装配式建造的探索。

根据2017年印发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要求,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达到3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而根据广东的要求,广州、深圳装配式建筑面积同期要达到30%左右。

2017年住建部还正式认定了北京、杭州等30个城市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万科、碧桂园等195个企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有专家当时预测,2020年国内的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近几年,广东一直在积极稳妥地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截至2020年1月,广东先后将深圳、佛山认定为装配式建筑省级示范城市,万科、碧桂园、保利、华润等知名房企均有项目被列入全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在当前的抗疫大战中,装配式建筑无疑已成为房地产行业新的机遇。省内一家龙头房企的相关负责人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疫情将倒逼城市居民更加注重产品及建造过程的绿色、健康。经历此次事件,预计购房客户的消费价值观排序与比重会发生变化,对于房屋的绿色健康属性需求将上升,并长远地影响消费习惯。同时,疫情应对的过程折射出客户对于生产过程透明和全员监督的需求增加,以装配式为代表的建造方式在施工过程、环保及效率方面将显示出明显优势。

智能家居

无接触交互方式成新趋势

对新冠肺炎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以社区为单位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处在基层抗疫第一线的物管企业,可以借助智慧社区的超级云来预防和解除对小区公共场所的疫情防控。譬如,用人脸识别开门等无接触通行方式,来代替刷卡、钥匙、指纹等接触开门方式,减少隐藏的病菌在社区公共场所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不过,对于发生在家庭居住空间内部的接触式感染,物管公司就无能为力了,必须依靠智能家居来加以解决。

借助物联网技术,智能家居可以把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门窗、家电等家居设备连接到一起,并根据人的个性需求进行可编程定时控制。记者曾经走访过一户把全屋家居设备都纳入了智能化管理的家庭,发现其从开门进屋开始,到闭门外出,整个过程只需要借助手机上安装的一个小程序,就可以对屋内所有主要设施、设备进行控制。由于在居家生活中,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屋内物件环境的接触,这位户主丝毫不用担心自己从外面带回来的病菌通过各种家电和其他居住设施传播给家里人。

“其实,疫情危机提升了居民对居住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需求及绿色健康住宅的需求。”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副院长张思思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疫情使人们对小区健康标准重视程度空前上升,对城市安全、居住环境、配套生活保障设施的需求会更高,例如非接触式水龙头、声控开关、感应设备、住宅内健身房、大卧室等需求增加。通风好、人口密度低、环境通透的“健康住宅”可能成为新的卖点。

智能家居作为新兴行业,短期内或许难免也会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智能家居带来的无接触式的交互方式,将带给人们更安全、智能、便捷的生活体验,也让其优势更加凸显。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长期来看,疫情过后智能家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创新案例

●碧桂园

餐饮机器人支援疫情防控

2018年7月,碧桂园宣布入局机器人产业,并在此后成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等多家企业。形成了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医疗机器人、餐饮机器人三大在研产品线。

目前,碧桂园的餐饮机器人已有成果落地。今年1月,位于广州珠江新城花城汇的机器人中餐厅正式开门迎客,餐厅提供的格式中餐炒菜、煲仔饭、炸薯条、汉堡、鸡尾酒、冰淇淋等全部由“机器人大厨”烹饪制作。

“机器人大厨”还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重要作用。2月16日,碧桂园向武汉市汉南区湖北物资学院集中隔离点捐赠的集装箱式煲仔饭机器人开始向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和被隔离人员免费提供烹饪煲仔饭,确保该隔离点24小时有热饭吃,缓解当地因地处郊区配餐不便的难题。机器人烹饪实现全程无人操作,减少密切接触,有效降低了烹饪和取餐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

除餐饮机器人外,建筑机器人的使用也越来越多。碧桂园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博智林机器人已递交专利申请超过1500项,在研建筑机器人项目59个,其中29款进入工地测试阶段。

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布局机器人产业的决心,并认为装配式与建筑机器人的结合是未来建筑的必由之路。他在2020年工作会议上表示,碧桂园现在强制推行图纸标准化,在设计的图纸里面,所有的数据都记录好了,接下来会有装配式工厂,生产标准化配件,机器人建房效率将高得不可想象。

●万科

装配式建筑行业探索者

万科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一直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早在2003年就开始率先在行业中探索装配式建筑。

2003年万科成立了万科工厂化中心,致力于研究预制装配式体系。

自2007年起,万科开始逐步在全国推广装配式建筑。2017年11月9日,住建部认定万科等195家企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当年,万科在上海浦东万科新里程项目上试水装配式建筑的工艺。

为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对人工依赖、节能减排,万科持续完善“5+2”装配式建造体系,以五项建筑技术体系、主体适度预制、装配式装修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突破质量瓶颈。据万科2018年年报披露,当年公司77%主流产品应用工业化体系进行建造。另外,自2009年推广绿色建筑以来,截至2018年年底,万科的绿色建筑面积已累计达到1.47亿平方米。

从2007年至今,万科的装配式建筑,至少经历了4代的工艺升级。2019年2月,万科入列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布的广东省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名单,同时,万科旗下的深圳大磡福丽农场加固改造和佛山万科心域花园两项目入选广东省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名单。

对话专家

广东省房协会长王韶:

切实打造绿色健康住房

南方日报:疫情对房地产投资实际造成了哪些冲击和影响?

王韶:据摸查,受疫情影响,2020年广东房地产实际投资将比原计划缩减近15%,其中一季度预计投资将比原计划缩减约25%。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疫情对房企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季度,但即使疫情能在2月底得到有效控制,也势必影响到后三季度投资计划,尤其是对施工建设、销售回笼等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这又必将进一步导致企业投资缩减。

南方日报:这次疫情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哪些机遇?

王韶:在我看来,疫情给房地产行业最大的启示是,应该切实打造绿色健康的住房。众所周知,房地产快速发展的20年,城镇居民住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居住条件不断提升,房地产功不可没。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绿色和健康”不能只是停留在概念和口号,而应该落实到一个个具体行动中来。

南方日报:有哪些具体的例子可以说明那些只停留在概念和口号上的“绿色和健康”?

王韶:譬如,片面单纯的高周转、高杠杆、高负债发展模式,只关心项目的容积率和建筑面积,而在这中间,建筑的采光和通风,其实并没有被重视;再譬如,那些五彩斑斓的建筑立面,只不过是为了给项目本身“绿色、科技、文化和品位的欠缺”作掩饰而已。

南方日报:如何通过这次抗疫转危为机,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落实到产业的转型升级上来?

王韶:本次疫情实际给房地产行业再次敲响警钟。绿色发展是广大开发商的共同使命,房地产开发要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物理空间提供转向健康新生活引领,充分挖掘绿水青山的价值,结合新技术、新消费的发展需要,重视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健康社区,将绿色融入到产品、服务和消费行为中,以绿色提升产品、服务附加值和竞争力,满足居民多层次精神生活需求,让居住者更体面、更有尊严、更健康!

热点爆料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注:凡非本网注明来源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媒体合作及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投稿爆料QQ:602612829
Copyright©2013-2020 www.dalianrx.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